由于工艺简单、价格低廉,传统的电子束和热蒸发被广泛地应用于光学薄膜的生产。热蒸发通常适用于熔点低于1500Deg的膜料,采用W \Ta\Mo\Nb\Fe\Ni\Pt\Cu等材料做为蒸发源材料,将膜料放置于蒸发源材料之上,加热,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气化溢出,形成蒸汽流,入射到基片表面,凝结成固态薄膜。电子束蒸发的原理为热电子由灯丝发射后,被加速阳极加速,获得动能轰击到处于阳极的蒸发材料上,使蒸发材料加热气化,而实现蒸发镀膜。
电子束蒸发能获得远比电阻加热源更大的能量密度,从而蒸发高熔点的材料;膜料置于水冷铜坩埚内,可避免容器材料的蒸发,以及容器材料与镀料之间的反应,提高镀膜的纯度;热量直接作用在蒸发材料表面,热效率高,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损失小。
相对其它类型的镀膜方式,电子束和热蒸发加工过程的蒸发膜料动能相对较低,生成的介质膜层会呈现多孔,密度较低,呈柱状结构。一方面,由于膜层呈现多孔,从而带来吸收水汽,改变膜层的折射率;由于储存环境或使用环境的温湿度会带来膜层光谱曲线的变化。另一方面,低密度的结构在某种程度降低了膜层的机械性能。往往通过加热基板至几百度的高温来消除这个不良影响,但并不能完全消除。通过加热的工艺也限制了基板的种类并且在膜层中引入了热应力。
当对成本有所考量并对膜层可靠性要求不高时,往往会考虑电子束和热蒸发工艺。热蒸发工艺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选择的蒸发材料范围广,从金属材料到半导体材料,到介质材料;从氟化物到氧化物等都可以使用。